拼在一线丨这个博冠体育产业园工地准备昼夜施工抢工期
发布时间:2023-10-15 人浏览
博冠体育9月13日17时30分,正值下班时间,当川观新闻记者走进绵阳高新区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时,头顶安全帽的工人正鱼贯而出。夕阳西下,偌大的园区里渐渐冷清下来,尚未进行装修的一栋栋标准化厂房,宛如冷灰色的巨人。
而在园区里走了几步,切割机声音就从一栋厂房传出,转过去,几名工人正搭乘吊篮,在另一栋厂房外立面加装保温一体板博冠体育。“这会是晚餐时间,等下会有100多名工人陆续轮班,继续施工到凌晨。”该项目执行经理陈磊说。
该项目原定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后将集聚数十家新型显示产业链企业,为京东方、长虹等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此前受高温限电等因素影响,该项目施工一度停摆15天,此后又遭遇部分关键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
能不能抢回工期?如何确保首批企业如期入驻?该项目采取增加工人、昼夜施工、每日召开生产协调会等措施,尽快排除制约进度因素,保证各个重要节点能够顺利实现。“最近有户外作业,所以没有通宵施工,等过了这段时间,工地上可能会灯火通明到天亮。”陈磊说。
这样的光亮,已经在项目现场持续了一段时间。8月9日,高温限电暂时停工时,整个工程已完成了主体建筑博冠体育,正进行到屋面装修工程作业。而屋面工程没做完,后续装饰装修环节便没法继续往下进行。
“时间卡得有点紧,我们完工时交付的类似于‘清水房’,入驻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施工调整,还要给他们预留时间。”陈磊说。
按原工期计划,这个月装饰装修环节的进度应该完成50%,而现在却完成了不到10%。
9月13日当天,施工现场新来了100多名工人,他们的到来让这里的施工人员总数达到700多人,比以前翻了一倍,其中有100余人从事夜间施工。
“现在进入外立面施工阶段,夜间施工有安全隐患,等进入室内的工序,可能要通宵施工了。”陈磊说。
9月13日18时左右,在工人们吃饭准备换岗的时间点,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部会议室里,项目负责人正在总结当天白天的工作,并讨论这一周需要完成的进度博冠体育。
“屋面工程仍然是目前的工作重点,接下来屋面施工各道工序需把控好质量,泡沫混凝土层、防水卷材、刚性层,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
每天,这样的协调会都会在这个会议室里举行博冠体育,项目部各部门的负责人、各分包公司的负责人围坐一起,对照每天施工节点,各组每天做了什么、哪些任务没有如期完成,都会进行汇总。
项目施工的工序衔接是非常紧密的,需要一环扣一环的逐步完成,往往上一环出了问题,下一环就要等问题解决了才有办法继续作业。
在装饰装修环节,首先要将整栋楼的屋面工程做完,待完成后,安装好吊篮,才能进一步装饰装修。“屋面防水层做完,就要连夜赶制保温板,这样第二天就可以加装保温板并完成钢筋加固和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在施工人员眼里,环环相扣的工序,宛如等待红灯转绿的汽车车队,每辆车都要等前车启动后才能踩油门,这无形就增加了等待的时间。
而通过协调会,各个工序间可以提前做好衔接准备,每道工序少磨合,整体速度就能提高不少。
向管理要效率,8月25日复工后的第一天,作为承建方的中国十九冶就召集各分包单位,细化节点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奖惩措施。
面对疫情冲击,项目施工不仅面临工期紧、招工难等,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物资供应难题。
在厂房旁能看到一堆堆白色的保温板,这是装饰装修的关键材料。站在保温板前,陈磊对最近协调这批产品的经历而感到庆幸。
此前,项目所用到的保温板都是由成都厂家供应,而受防疫政策影响,该产品出现短缺。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在协调会上找到解法的。9月初,有班组在会上提出因受到疫情影响,保温板材料进场缓慢,导致屋面工程缓慢。
在协调会上,经过讨论,即刻找到补救措施:通过当地党委政府、供应商等多渠道,积极协调供货。
就在记者到访的前几天,100立方米保温板便从西安运了过来,解了燃眉之急。
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和拼劲,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从2021年6月份开始桩基施工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绵阳市“骏马项目”。
在川观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前,来自绵阳高新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招引的工作人员刚刚也到现场“踩点”——目前该项目招商情况较为顺利,有10多家企业已签约。而部分企业更希望能在今年底实现入驻。“我们正在加班加点,力争今年年底前提前竣工投产。”陈磊说。采访中,陈磊接到一个电话,立刻准备回办公室开另一个会,“我们集团也在协调相关资源支持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不好意思我要先失陪一下。”
当陈磊的汽车开出工地时,川观新闻记者看到,准备上夜班的工人们正陆陆续续刷卡进入施工现场,远处博冠体育,一栋栋厂房里的灯光逐渐点亮——这一晚,又将是一个忙碌的夜晚。
项目位于绵阳高新区河北—平武工业园,是四川省重点项目,由绵阳高新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项目占地293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新建13栋标准厂房、2栋配套用房,估算总投资12.49亿元。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显示等智能制造产业为核心,重点为京东方、长虹等龙头企业提供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服务,主要引进关联配套企业和其他优质企业。
项目预计2022年底投用,园区全部入驻后,预计将引进60—80家企业,预估年产值约80亿元—100亿元,年税收约5亿元,可解决上万人员就业。